安安各位,《引誓之劍》上市的前六天,再次帶來一點羅沙小知識~

前幾天在英文論壇Reddit上(這裡有各種奇怪的寰宇小討論區XD),出現了一篇討論雅烈席卡文化與東亞文化之間的關聯

而好事的山姆召喚到東亞區的大前輩 BotanicaXu aka 哈姐之後,就出現了很精采的知識補給XD 一起來看看吧:

=====原網址=====

原PO(u/Moriras):

我第一次在這裡貼文之類的,所以如果這點子不新鮮了,請提醒我一下...

我最近才剛開始重讀《王道》,而紗藍進入卡布嵐司時的服裝真的很抓住我的注意力。

緊身胸衣、兩側的珍珠母鈕扣、腰部以下的裙擺——聽起來很像中國/日本/韓國的混合服裝。另外,用袖子遮住手部會被認為是謙卑也是一點。

接著是有關雅烈席皮膚與髮色的暗度。人們比較喜歡它們呈現淡色,而金髮或紅髮又被認為是混血的特徵。但亮色的眼睛卻又特別引人注目,也是某些神聖性質的指標,諸如此類云云。

還有,符文對的樣子真的很難不聯想到中日韓的文化...

只是些想法啦。

 

山姆:

我想u/botanicaxu(哈姐)能好好回答你。其實我們昨晚剛聊過這個主題;山神的確在雅烈席設定上參考很多了東亞的文化特質。

哈姐:

u/SamScript12(山姆) 沒錯,哈伐(havah)是基於不同文化所設計的女性服裝,而亞洲影響的確很鮮明!

我曾經問過Ben(紗藍素描本的插圖作者,也大概就是這些服裝的設計者)這個問題,而這是他的回答:

「哈伐的剪裁很像旗袍(cheongsam),只是有著長袖而且超過臀部以下。在裂開的外裙底下,會有很多精緻細小的絲緞層,彼此交疊產生某種手風琴效應的視覺效果(註1)。這會(我想會吧?)讓服裝在靜止時,在臀部以下產生一個銳利的角度,卻又能撐開空間,讓腿部自由活動。鈕扣從喉部延展到腰間,沿線從下巴到鎖骨,刻畫出胸形以及軀幹的曲線。我不覺得鈕扣的數量會有規定。蛙扣(frog buttons,註2)應該會挺適合的吧,我想。」(出處)

註1:非線性流體產生的漲落效應,這裡指視覺效果

註2:一種看起來很中式的繩結扣,但我找不到對應的中文名稱

哈伐真正的樣子可能會像是好幾種傳統服飾的混合,來自中國(旗袍)、越南(奧黛)、印度(紗麗)以及巴基斯坦(莎麗克米茲),但也許融入了更多西洋元素?u/Inkthinker 可以為我們指點迷津一下嗎?

男性的部分,他們在古時穿的塔卡瑪(takama)似乎是來自日本的袴服/褶裙(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kama)

 

另外,如同原PO所說,在《颶光典籍》中的確有其他來自亞洲的影響。以下是一些已知的案例:

 

1. 數字命理與儒家階級秩序

來自英文中國郵報的訪談:

Q:山德森在最近與中央社的訪談中討論到,在他作品中,像是《王者之路》這樣的史詩奇幻,文化與魔法有受到中國命理學與儒家秩序的影響。

A:領導與被領導、父子之間的關係,這些觀念非常吸引我。這創造了一種核心秩序,營造出組織有序的文化。[出處]

Q:作者也說他在創造魔法時大量援用了中華文化中的數字迷信。因為數字在中國會有不同的意義。

A:在英文中,一就是一,但在中文裡面,每個數字與文字都會有多重的涵義,所以數字與迷信之間的想法幾乎像是一門科學,這也對我來說非常迷人。[出處]

 

「橋四隊」代表「橋死隊」:

Q:4在東亞文化中,被認為是不祥或受詛咒的。在中文裡,「四」跟「死」諧音。建物會略過四樓,公司在產品上會從第三版跳到第五版。[...] 這似乎跟這支最不吉利的橋隊有關係,有著最高傷亡率的隊伍,就是橋四隊。[...] 這在今天讓我大為震驚,因為在《引誓之劍》的最後,達利納偶然間提到了他從橋十三隊來的貼身護衛不在,因為那支橋隊變成泰夫的隨從(squires)了。十三在西方文化是我們認為「不吉利」或[受詛咒]的,完全配合了第二支變成燦軍隨從的橋隊!理解到這一點後,有關橋四隊的種種都在我腦海中說得通了。

A:這兩者都是刻意安排的,屬於少部分跟數字有關的規劃。數字學在颶光系列的發展中並沒有發展成一個大主題,但在原稿(2002年的版本)中,《王者之路》非常大量的運用了數字學(例如希伯來數字代碼的文字/數字之間的互動),而在這個世界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出處]

 

彼得曾經告訴我,亞西爾政府大抵上也是基於儒家系統建構的。(譯註:複習《燦言》呀~亞西爾選首座也是靠作文比賽呀~而且還有滿滿的表格跟文人政治XD)

 

2. 語言與符文

符文對(glyphpairs)多半受到中華文化影響。[出處]

賽勒那語與雅烈席語的關係有點像是韓國漢語和中文字之間的關係[出處]

諾哈頓有很多名字(巴雅登、巴赫登 等等):在這個部分有點像是某些亞洲國家中,會在著名的學者或統治者過世後替他們取諡號。[出處]

當賽司稱呼宵血為「劍尼米(sword-nimi)」,他使用的是對這把劍刃的敬稱。[出處] 而這個「尼米」是來自韓語的敬稱,就像是我們講日文的「さま(sama,敬稱)」。

布蘭登在創造部分雅烈席名字的時候用了阿拉伯語,而卡立德 Kaled(或是哈立德 Khaled)是他想到卡拉丁這個新名字時所使用的字根。[出處]

 

3. 書法與燒祈禱文的部分

中式與阿拉伯書法的特色都出現在這個系列中。

燒祈禱文則在亞洲宗教中相當常見。

Q:書法也被編入了山德森的小說中。在《王者之路》的最後,其中一名角色在地上畫了祈禱文並且燒掉了它。

A:畫下它又燒掉它,就是那個世界的祈禱文。這是我從中華文化中援用的。[出處]

 

4. 種族與其他

在2012年台北的訪談中:

「我在韓國的兩年中學了韓文,所以《王道》在某些層面受到了韓式文化的影響。但同時,我也被中國的三國時代啟發,並且在設定中借用了許多相關的題材。我也應用了一些中文書法的元素,以及儒家的文藝思想。角色的特徵在書中雖然沒有被清楚描述,但他們看起來的確像中國人。[...]你有讀過《王者之路》了嗎?事實上,當我在描寫雅烈席卡的時候,我想像的是中國的三國時代。而被帕山迪人派遣潛入皇宮的刺客,以及其他人對他的看法,可以回推自中國元朝對歐洲人的描述。他(賽司)是那一幕中唯一的白人。[出處]

 

隨後,布蘭登又在我的個人訪談中證實了我對《三國演義》的看法:

「沒錯,《三國演義》是個啟發來源——不過有點難以啟齒的事,我對於中國經典文學的熟悉度就只有到《西遊記》而已。(當然,除非你把非小說的《孫子兵法》也算進去。)我一直有打算繼續研究啦。」

 

布蘭登討論關於雅烈席人特徵的部分:

「不同於雪諾瓦人,雅烈席卡人有內眥贅皮(註:蒙古褶,等於我們講的單雙眼皮的部分),但是雅烈席人不會看起來非常像亞洲人---他們會看起來像你無法定義的種族,因為地球上沒有這樣的人。我有時會用半東亞半阿拉伯人,或是半東亞半玻里尼西亞人當作我的模板。但是雅烈席人會有更棕的膚色[出處]

你可以在[這裡]查看我有關羅沙上所有人類民族的主文。(譯註:小舖有翻譯,〈羅沙人類民族誌〉)

 

這是我目前所有能想得到的了。如果我突然有甚麼靈感大概會再加上其他東西:)

==========

Okay這就是一篇短短但生活性十足的哈姐解惑專欄~

如果是對於颶光典籍系列很熟悉的朋友,應該有不少元素或情節是很熟悉的啦

一起把握最後的幾天來複習(厚達2800餘頁)的颶光前兩冊吧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手稿山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