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送門:工作細胞02:擦傷
聲明:本網站僅以教育用途而分享動畫及影片畫面,未擁有本影片之版權,也沒有營利行為。請勿任意截用圖片以作商業用途。若影片所有人要求撤除影片連結,本站即逕行撤除。
為達教育目的(如果真的有教育性的話),建議讀者先將影片看過再閱讀本文~ 無法接受對此作品評判的觀眾請儘速迴避噢(told you)
======
一週一篇的《工作細胞》又放送啦~
製作組還真是體諒觀眾的心情,在大家被上一集短短的血小板們萌到之後,這集就播了血小板專題啊XDDD
揪竟血小板跟凝血是怎麼在動畫被呈現的呢,還有這集滿滿值得被吐槽的點,請見下文分解:
======
血小板 Platelet
開場沒有幾分鐘就開始在萌了XDDD
這一個禮拜來見證了網路的威力,現在血小板變成熱門詞彙了啊 (各位請自重 毋忘三年起跳)
血小板是骨髓裡面,巨核細胞所產生的碎片,所以它們並不是完整的細胞。但血小板身上帶有各種凝血需要的啟動因子,這一集各種發威~
(這張圖沒有要解說甚麼 純粹觀眾福利)
纖維蛋白 Fiberin
凝血的機轉非常非常複雜,但基本上就是三種東西按照順序的生成:
凝血因子(啟動凝血機轉的條件)--->凝血酶(啟動凝血的酵素)--->血纖維蛋白(真正有在凝血的東西)
血纖維蛋白可以...對,就像影片(還有本文)最後會出現的那樣,把紅血球捆起來;看下去就知道了
擦傷 Scratch
這個具象化也太劇烈
其實我沒有要講甚麼但這個具象化真的是太劇烈了 怕爆
擦傷出現之後,各種細菌就會趁虛而入,這個呈現方式不是開玩笑的 (普羅大眾很容易低估細菌在環境中的存在度)
然後就進到很微生物學的領域了
金黃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黃葡萄球菌(簡稱金葡菌或SA)是很有名的一種細菌。我們常常聽到的「超級細菌」其實就是擁有多重抗藥性的SA呦
葡萄球菌的英文可以拆成Staph跟coccus,其中Staph指的是莓果(一串的),coccus是球菌(複數是cocci,念成"摳洗")
不過我覺得這裡可能有個錯誤:平時存在於身體外部的細菌雖然有包含葡萄球菌,但應該是表皮葡萄球菌(吧)
產膿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yogenes
跟上一集的肺炎鏈球菌一樣,也是鏈球菌的一種(難怪人設看起來有點相似)。
如果有感冒喉嚨痛到快往生,一直生痰但是咳又咳不出來的經驗,就是產膿鏈球菌造成的,會引起發燒跟扁桃腺發炎
簡單來說,如果你的感冒是喉嚨痛而且是細菌型的,十之八九跟它們有關係(蠻常見的細菌)
種小名的pyogenes是產膿的意思(pyo=膿,genes=生成)
綠膿桿菌/銅綠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也是很常見的細菌,會分泌幾種綠色的色素,所以容易被認成藻類。是一種好氧性的桿菌。跟燒燙傷與表皮傷口有關係
名字的Pseudomonas意思是「假的單體」(pseudo=假的;monas=單個的東西),aeruginosa就是銅被氧化後的銅綠,只是在描述它的顏色 不重要
血管收縮 Vasoconstriction
血管收縮會造成血壓上升,但這邊純粹是因為傷口而造成血管自發性的收縮,避免更多血液流出
上腕動脈指的是肱動脈;肱骨是上臂骨,尺骨是下臂骨,所以應該是手臂關節的地方擦傷吧(但其實我看不出來詳細位置是哪XD)
靜脈瓣膜 Valves of Vein
這次又出現一次靜脈瓣膜了~請參見上篇《工作細胞》文章
我還想說上次那個閘門型態的瓣膜太小了,這個才夠大,讚讚
然後我們來看看母湯的嗜中性球們
那個臉好母湯
真的很母湯
其實我放這幾張圖沒有要幹嘛只是想吐槽一下到底為甚麼血球細胞還會流血
這年頭的專業都不被尊重 好可憐R
選擇素 Selectins
選擇素是一種蛋白質,屬於細胞黏附分子(CAM)的一種,也就是把兩個不同細胞黏在一起的東西。
選擇素有不同種類:E型是血管內皮層的選擇素(E是指endothelial=內皮);L型是淋巴球(L=lymphocyte)(但白血球好像也可以用);P型是血小板用的(P=platelet)
嗜中性球正名 Naming of Neutrophil
上一篇文章有提到,體內數量居多,最常出來禦敵的白血球就是嗜中性球。因此提到白血球通常是指嗜中性球(但廣義的白血球是指各種免疫細胞)
這隻SA真棒,除了知識技能點很多之外,還會吐槽上一話的肺炎鏈球菌
歡迎來到SA姊姊的免疫課~
就如同她所說的,白血球有非常多種類,其中最常出現的基本防禦組就是嗜中性球
而單核球與巨噬細胞則是吞噬力更強的白血球(巨噬細胞是真的很巨噬,一次可以吞吃近百隻細菌)
至於淋巴球家族,則是在專一性防禦(針對某種疾病的免疫)才會出現,但這篇就先不提了(以後應該會有很多介紹)
但才剛稱讚完她的智力點比較高 馬上又開始母湯了
這邏輯我真的無法拜託誰來提點我一下
接著就進入本集的重頭戲:凝血!!!
血小板上陣!!!
滿滿的幼稚園小烹油XDDD
血小板膜醣蛋白 GPIb/GP1b
GpIb又稱為血小板膜醣蛋白Ib(Gp=glycoprotein醣蛋白),是血小板用來凝血的重要成分之一。
GpIb會黏在稱為馮·維勒布蘭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簡稱vWF,也就是上面講的「溫韋伯氏因子」)的血糖蛋白上,讓其他東西可以黏在受損的管壁上
所以在這裡可以理解成是血小板們的攀爬/黏著工具(你看每個人都有一個包包XD)
凝血因子 Hemostasis Factors
只要是可以引起或協助凝血的物質,通通可以稱為凝血因子。由於凝血背後牽涉到的生化機轉非常多又很複雜
在動畫裡面把各種凝血因子都濃縮成這顆功能不明的工具(我覺得是蠻棒的作法啦XD)
血栓/血栓形成 Thrombus/Thrombosis
血栓指的就是血小板所製造的血管中的凝塊。血栓可以幫助血管管壁的修復
但血栓如果是在管壁內部堆積,會造成血管內部的管道變小,而導致高血壓
因此,凝血的重點就是在於血小板製造出血栓囉
繼流血的血球之後,我們當然也有
擦傷中的擦傷(這部番還真是滿滿的後設)
血塊生成 Clotting
結果我在上一篇的《工作細胞》詳解中提到的情節,在這集就有出現了啊XDDD
血塊就是血小板製造出血栓之後,還會拿纖維蛋白去捕捉附近的紅血球,讓傷口附近被紅血球的硬塊塞滿,形成結痂
下面來一張寫實圖
如上圖所示,白色的皺狀物就是激活的血小板,黃色的線線就是血纖維蛋白,把紅血球們捆起來~
不過白血球說他們還要待三天,講得真是友善,因為結痂是會脫落的所以
應該會變成血小板們在三天後就把粉紅色的纖維蛋白網子剪掉然後大家就一起掉下去了吧
血小板笑得你心裡發寒啊
======
這就是本集的《工作細胞》詳解~
這一集提到的凝血,本來就是細胞生理中很複雜的作用,所以如果看得不是很懂也沒關係(我當初也看不懂XD)
下一集預告中會介紹流行性感冒跟巨噬細胞,期待一下吧
有更多想要補充、提問、或對於影片的使用有建議的,歡迎在下方留言指教!!! 工作工作ouo